多血质粘液质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怎样认识孩子的气质类型?
怎样认识孩子的气质类型?
孩子气质的教育
常听一些父母说:“我这孩子跟别人不一样??”,他们都能说出自己的某些特别之处,这就是他们注意了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内在差别,这些差别有些是属于气质上的差别。气质是在人的生理素质基础上,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它带有较多的先天成分。气质中分为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大类型。
如果父母能注意到孩子气质的差别并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有助于孩子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多血质的孩子多血质的孩子是热诚而易变,他们的优点很容易表现出来,显得聪明敏捷、活动、好动,属于外向型,他们自我肯定的程度较高。如果父母经常有意无意地拿他们来炫耀,就会使他们的自信变成自负,今后他们的行为将趋向于博得人们的欣赏,而不是表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对于这种孩子,父母应多在他们面前热诚地表扬别人,让他们看到同伴的优点。由于这类孩子的注意力容易转移,要注意培养他们的专注力,避免他们对一切都浅尝辄止,变得轻率和肤浅。
1.黏液质的孩子
黏液质的孩子沉静、稳重,能忍耐,比较随和,他们的兴奋发动比较迟缓,抑制能力强,所以情绪显得比较稳定。一般来说,这类孩子从小就比较容易养,较听话,各方面较能均衡发展。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稳定,而对别人的表扬或批评他们的反应会相对淡漠。如果要提醒他们注意什么,就需要比较强的刺激,即批评要严厉一些,表扬要热情一点,同时注意培养他们敏捷、果断,以免养成他们懒散怠惰和淡漠的习惯。
2.胆汁质的孩子
胆汁质的孩子被某些心理学派认为是不可遏止型,这种孩子吃软不吃硬,越用硬的他越抵抗,他们常有自己的主意。父母应尽力进入他们的世界去了解他们,根据他们的思维习惯去说明道理。如果想告诉他们该怎样做,就要做给他们看,只说给他们听是不行的,暗示批评更起不了作用。典型的胆汁质孩子脾气很大,不易讨人喜欢,但是父母不要强行去扭转他们,他们的优势就在他们自身内心世界之中,他们的精力旺盛,情感强烈,有爆发力。别人轻而易举能做好的事,他们却往往做不好。但是他们一旦迷上了什么,就会全心投入,在别人意想不到的领域里,以别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获得成功。
3.抑郁质的孩子
抑郁质的孩子属内向型,外表文静、软弱、腼腆,内心却特别敏感、好强,他们多半比较聪明,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很不固定,极易受别人意识的影响,极易接受暗示,极易产生自卑心理。 父母要特别注意培养和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多鼓励他们。父母在批评他时,只用暗示的眼神或语言就够了。也许他们当时没有立即改正,但内心多半会长时间不安。这类孩子的优点是细心、专注、有灵敏的感觉和直觉,善于察觉别人不易察觉的细心事物,于不声不响中,很认真地做他认为该做的事情。现实生活中只有少数人的气质类型是单一的、纯粹的,多数人是以一种气质特征为主,同时混合着他种类型的特点。父母在分析和教育孩子时不能简单敷衍了事。另外,年幼的孩子,一般都自然地常有一些多血质的迹象,但这并不能抹平孩子气质类型的差异。父母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多加比较,是可以把握自己孩子的气质特点的。气质的差异与品行的好坏无关,关键是父母认识到自己的孩子的气质特点后,怎样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尤其应注意,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父母要帮助孩子扬长避短,而不应按父母自己的意愿强行扭转或压抑孩子,那样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如何根据儿童不同的气质类型进行教育?
人们常说的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心理特征主要有:胆汁质(兴奋型),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安静型),抑郁质(抑郁型)。
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性情急躁、易于冲动、反应迅速,思维敏捷,但准确性差,情绪强烈、外露,但持续时间不常。我的建议:这个类型的孩子,需要关注,一般比较粗心大意,容易出错,情绪不稳定,可能会和其他人打架,做事不踏实,针对这类型的孩子,多做一些手工课,画画,书法,围棋类的。属于理性思维方面的培养,让孩子可以静下来,学会细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调节好稳定的情绪,慢慢改掉粗心马虎的习惯。
多血质:活泼热情,充满潮气、行动敏捷、灵活机智,善于交际,适应性强。我的建议:这类型的孩子一般能力比较强,表现欲望强,容易看不起别人,或者骄傲,可以因材施教,培养做班干部,当老师的小助手,鼓励孩子严格要求自己,虚心使人进步,和同学搞好团结,做大家的表率。
粘液质: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内向,不易激动,注意稳定且难以转移,沉着坚定,善于自制。 我的建议:这种性格的孩子,比较踏实,参与性差,鼓励孩子勇于表现自己,多鼓励这种孩子发言,多参加集体活动。
抑郁质:行为孤僻,反应迟缓,对事物反应敏捷,善于观察别人易疏忽的细节,情感发生较慢,但持续时间长久。体验深刻具有内倾性。我的建议:这种性格的孩子胆子小,学习能力慢,他们不合群,一定要多关爱他们,多和他们沟通,对他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他们更需要鼓励和理解,他们是最需要关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