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就像婴儿一样
两岁的宝宝到晚上总是说身上痒痒,这是什么原因?
两岁的宝宝到晚上总是说身上痒痒,这是什么原因?
您说的晚上,是指宝宝准备睡觉那段时间吧。两岁宝宝到晚上要睡觉的时候老说痒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生理方面:排除长各种疹子、蚊虫叮咬、湿毒等肉眼可见的原因。宝宝说痒,说明宝宝属于敏感性皮肤,床铺是螨虫聚集地,尤其是大人小孩混合睡的床铺,细菌多更容易滋生螨虫。白天还好,到了晚上宝宝开始上床进行睡前仪式—打滚玩闹,玩累了才睡。这时他就会感觉到皮肤瘙痒,会不停地用手抓。
大人不明所以,螨虫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家长们只能不停地替宝宝挠,结果越挠越红,甚至破了皮。其实是螨虫咬宝宝了,他敏感的皮肤感觉到了不舒服。建议家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天都要晒晒被子、床单,勤洗勤换。给宝宝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睡眠环境,他就不会说痒了。
二、心理原因:两岁宝宝开始有了自主意识,他没玩够,还不想睡觉。可是迫于大人的压力又不得不躺下。躺在被窝里,他小眼睛咕噜咕噜转,这个时候干点啥好呢,他又不能像大人一样可以刷刷手机或是思考一下人生什么的。他就会说痒痒,然后挠挠这儿挠挠那儿,还要拉上你把你她挠,直到挠到他睡着。
我女儿两岁了也有这毛病,白天不见她痒,一到晚上睡觉,浑身都痒,要奶奶帮她从头挠到脚才肯睡!但跟我一起睡,她就不见说痒了,因为我从不给她挠,我翻身睡我的,她看见我睡,自然跟着睡了!
所以到晚上宝宝老说痒痒,除了身理原因,也有可能是心理原因,她希望借此互动、求关注、刷存在感,不是真痒。建议家长碰到这种情况,可以放下手机,给宝宝讲个故事、唱支歌,让她安稳地进入睡眠。
5岁宝宝,自己总闷生气,是不是一种病?
为啥会生闷气?爱生闷气的人通常内心情感比较细腻、丰富,比起普通人来说,对情绪的感知更加敏锐,这些是他们的优点。而这样的人通常较为内向,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太愿意透露自己的心情,就容易生闷气了。
而通常生闷气的人比较难以相处,则是因为旁人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比起心直口快的人来说,这样的人需要更耐心细致的沟通,甚至需要大量苦口婆心的劝解,既耗时又费力。这也就是很多父母不喜欢小孩内向的原因。
不过,只要有问题,就有解决方案。既然孩子的情感细腻敏锐,我们就发挥他这个优势,因势利导,把爱意和阳光种进他的心里,让他由内而外的快乐,不就能够避免由外而内的交流,事半功倍吗?
首先,陪伴 鼓励,树立他的自信,增加勇气毫无疑问,小孩子都需要大量的陪伴,外向的孩子需要大人陪着玩耍,而内向的孩子更需要大人安静地观察,并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和支持。
我家侄女就是一个内向的孩子,语言不多,很喜欢一个人观察一些细节,2岁的时候很喜欢小石子,感觉就一团石子,她可以玩一整天。和其他孩子的互动也不是那种很活泼的,仅限于点头微笑,很安静的样子。
我通常陪她都是静静地看她,她看向我的时候,对她微笑,需要我帮助的时候,我就帮帮她。
一个安静的孩子,和一个活泼的孩子,力量来源是不同的。一个来自内心的安定平和,一个来自外界的关系交互。像我侄女这样的还在,就是安静的,需要内在平和的。
而这样的孩子,不需要太多交互,或者多么合群,她们有自己的小世界。作为大人,陪伴和守护就很足够,在孩子做出尝试和努力的时候,给他鼓励,并适时帮助,就会让他感到力量,从而树立起自信心,也更有与人交往的勇气。
其次,总结 分析,肯定他的成绩,增加成就感很多大人都认为,只有工作才需要总结和分析,其实不然,一个人的成长也需要总结和分析,而且很多时候,这样的总结和分析能够让人发现不曾注意的东西。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能帮助孩子总结他的成长,就最好不过了。比如:4岁时不能做的某事,5岁已经做得很好;从没做过的事情,也很快学会了;以前不和小朋友互动,现在会和小朋友一起玩了……这些就是点滴的进步,再小都值得肯定。
我常给家长朋友说的一句话就是:自己的孩子,多一点肯定和鼓励,不费事。比起动辄要求和责备的习惯来说,肯定和鼓励倒是需要训练的技能。
第三,鼓励交际,借助同龄人疏解情绪内向的宝宝不爱主动和人结交,一个是性格原因,谈不来的他们不喜欢接近;另一个可能是不够自信,怕被别人拒绝。不管是哪个原因,都可以通过鼓励孩子交际来改善。
通常来说,孩子都喜欢和大一点的孩子玩耍,同龄和小于自己的次之。不过,对于一个内向的宝宝来说,一个温和而无杀伤力的小伙伴显得更好一些。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孩子比较内向、不主动和其他小朋友互动,这个时候,作为家长可以为他选择几个性格较为合适的小朋友,常鼓励他们一起玩耍,以提升他的交际能力,让他可以在同龄人的陪伴下,打开心灵,疏解掉情绪。
第四,明确标准,让孩子有的放矢这个就相对难操作了,我的意思是,要通过一些心理暗示的方法,引导孩子培养新的认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比如,明确“要有好朋友才会更快乐哦” “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才更受欢迎哦” “有好东西好想法要与好朋友分享哦”,通过这些引导性的暗示,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导引,让他可以从自我的小世界慢慢走出来,学会和外界互动,能够正常的人际交往。
明确很重要,只有明确的引导才能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正误(尽管正误是相对的),调整自己的表现,以更符合人类的生存法则,毕竟人的群居动物,和他人协作是必然的。
总而言之,对于一个性格内向敏感的孩子,大方向就是发挥他的优势(细腻、善感、富于同情心),并且补足他的短板(交际、分享与合作),使孩子的性格向综合表现良好的方向发展,但绝不是否定他的本性,意图改变他成为另外的样子。
分寸的拿捏很重要。
gtgt
作者简介:素秋慈,个人自媒体,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愿解你心事,助你成长。
欢迎留言、转发,喜欢的话,记得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