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儿童乐园的弊端 有哪些脑残的产品设计?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3153 阅读

投资儿童乐园的弊端

有哪些脑残的产品设计?

有哪些脑残的产品设计?

不多说,直接上图:
1、交杯酒是不可能的,让我独醉。
2、奥特曼做梦也想不到有一天会这么为人民服务。
3、想不到吧?干了,奥利给!
4、猛男必备
5、迎风泪必备
6、强迫症必备
7、小....小岳岳必备

3岁孩子去游乐场的利弊?

3岁孩子去游乐场的利处多,可以益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开阔眼界,心情愉快,与同龄小朋友勾通,增加友谊,加强勾通,非常好。
也有弊端,比如一些游乐设施超高超危险超不适合幼儿玩,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再说去游乐园消费高易滋长幼儿攀比心理,也是弊端。

给孩子制定各种规则,会破坏他的自由天性吗?

给孩子制定规则,是必须的。如果不给孩子制定规则,尊重所谓的自由,那孩子就会无法无天,反而会害了孩子。自由是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才能享有的。
用SMART原则给孩子订立规则在给孩子制定规则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SMART原则。SMART原则五个字母分别包括:
S(specific)是具体的;
M(measurable)是可以衡量的;
A(attainable)是可以达到的;
R(relevant)要和其他目标具有一定相关性;
T(time-bound)应该具有明确的时间限制。
SMART原则的初衷是为了考察管理者对员工实施绩效和对目标进行管理,同样也是用于日常生活中布置工作和制定规则。
我们在给孩子制定规范的时候,规范本身要具体且可衡量。比如想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我们可以规定,在每天的8点到8点半之间读两本书,一本中文书,一本英文书。这就符合了具体可衡量,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目标相关,而且有明确的时间限制,这样的规则是比较明确且容易执行的。如果只是笼统的说要读书呀,至于读什么什么时候读怎么读都没有说过,那就很难执行了。
制定了规则,重在执行制定了相应的规则,还要让孩子能够严格的执行下去,让那些规则内化到孩子的思想里。就像孙悟空一样,最初是因为惧怕紧箍咒,才按照唐僧的要求办事,但是到后来孙悟空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最终修炼成佛,紧箍咒也自动消失了。
让孩子体会到无条件的爱在孙悟空戴上紧箍咒之前,唐僧就用他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孙悟空体会到了久违的温暖。唐僧在微弱的烛光下给孙悟空做虎皮裙,孙悟空穿上新衣服,就像孩子得到了心爱的玩具一样开心。虽然后来,唐僧骗孙悟空带上了紧箍咒,还念动了咒语,孙悟空情急之下甚至想一棒打死唐僧,但他却没有那么做,而是乖乖的跟着唐僧的步伐开始了西天取经之路。
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样,规则总是一种束缚,想让孩子按照规则办事,就要让孩子体会到规则的背后其实是关爱。这种关爱不是简单的说一句,我都是为你好,而是让孩子体会到的爱。就像结婚时的誓言一样,无论疾病或健康,贫穷或富裕,顺利或失意,不管孩子听不听话,优不优秀,不管孩子变成什么样子,都爱他。
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有点难。孩子考试考了100分,家长看到自然是喜笑颜开,如果孩子拿了0分的试卷回家,免不了一顿胖揍。孩子是一样的孩子,只是考试成绩不一样,那你爱的是孩子,还是考试成绩呢?
给孩子基本的信任在三打白骨精时,唐僧没有相信孙悟空,还把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每次看到这一段都替孙悟空打抱不平。庆幸的是,唐僧在错怪了孙悟空之后,给孙悟空道了歉,说为师错怪你了,但很多时候我们也没有信任孩子,却连一句道歉都没有。
对孩子不同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的行为。有的家长总担心孩子累,孩子出门没走几步路就问累不累呀,抱你一会儿吧;孩子稍微拿点东西也会不停的问,重不重呀,我帮你拿。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总在问自己,我行吗?我好像不行,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真的不行。
换一种方式,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告诉孩子,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你真的做到了,你帮了我的大忙。孩子就会逐渐感觉到我是可以的。给孩子基本的信任,孩子就会产生足够的信心和动力,孩子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让孩子承担后果规范都有被违反的时候,孩子所谓的“屡教不改”,都是因为孩子自己没有承担过后果,改或不改对他没有什么意义。适当的让孩子来承担后果,他才会对这件事情本身产生足够的重视。
在《正面管教魔法书》中,艾米·迈克瑞迪指出,承担后果能锻炼孩子的理性思考能力,教会他根据可能的后果评估所有的选项;承担后果能让孩子更加机敏,当这个选项行不通时,他会尝试别的选项;承担后果能增强孩子承担责任的能力,因为他将意识到犯错并非世界末日,承担后果,甚至能让孩子更有同情心,他对尴尬的经历有更深切的体会,这些经验只能从生活中学到。
后果有两种,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
自然后果就是没有人为干预,行为本身会产生的后果。比如在冬天,孩子想要穿短袖出门,那自然后果就是他会冷,可能会着凉。
逻辑后果就是我们有意识的施加给孩子的结果,但这种结果不是惩罚,而是他的不良行为可能会产生的后果。比如孩子不想刷牙,不刷牙可能会导致龋齿,这个自然结果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我们可以人为干预,限制孩子吃高糖分的东西,直到知道他愿意刷牙为止,这就是逻辑后果。
不管是让孩子承担什么后果,都要避免用羞辱性的语言,或者事后诸葛亮一样得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之类的话。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即使他对结果不喜欢,但如果他能体会到公平,他仍然会接受,这都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果没有紧箍咒,孙悟空还是那只不知天高地厚的石猴,也许会修道成魔,坠入万劫不复之地吧。孩子希望孙悟空没有紧箍咒,他内心里也是希望能得到毫无拘束的自由。只是,他所期盼的自由,只有在他足够强大的时候才能享受,让他变得更强大的,反而是他不喜欢的紧箍咒。
我是妈妈充电屋,学理科的硕士妈妈,家有5岁半男娃一枚。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妈妈充电屋 ,和我一起探讨育儿路上的问题。用文字改变观念,用观念指导行动,生命不息,充电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