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男孩不听话该怎样教育 怎样哄八岁孩子学习?听自己的话呢?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1865 阅读

8岁男孩不听话该怎样教育

怎样哄八岁孩子学习?听自己的话呢?

怎样哄八岁孩子学习?听自己的话呢?

“怎样哄8岁的孩子听自己的话呢?”这其实是一个“应该如何和孩子沟通”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各种热播剧的传播,比如《少年派》《小欢喜》等,由此引出的一系列亲子问题也开始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家长的教育意识也随之越来越高。怎样做才能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呢?最新一期的《圆桌派》中,李玫瑾教授的一番话值得大家深思。
一、人的成长过程中,除了爱,还要形成畏与敬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爱孩子大部分人都能够做到,但是光有爱是不行的,还要有畏和敬。孩子小的时候,先要怕,才能学会敬,这也就是为什么好多孩子怕老师,对老师恭恭敬敬的,但是对父母却有时候撒泼打滚,甚至恶语相向。
前段时间在江苏盐城,一名穿红色衣服、蓝色裤子的小男孩躺在地上,右腿弯曲夹住了一名红衣成年女子的头部。红衣女子弯着腰,任由男孩勒着自己的脖子,完全没有反抗。男孩的手也不闲着,一直捶打着女子的胳膊,觉得夹得不够紧时,还要调整下姿势。这名被打的红衣女子不是别人,正是男孩的亲奶奶!
在男孩做出这一系列行为的同时,旁边有一名路人一直在劝阻。然而男孩不仅不听,反而变本加厉,开始用力拍打奶奶的头部。奶奶全程既不反抗,也不呵斥,毫无怨言地任打任骂!
一个路人实在看不下去,上前阻拦男孩不要打奶奶,男孩儿竟然说:“你算什么东西,你有什么权利说我,我以前经常打她,经常打!”
路人义愤填膺,直接上前拽住男孩的一只胳膊,把男孩从奶奶身下揪了出来。即便这样,男孩还不忘朝奶奶的脑袋补上两脚。
看到这样的新闻,真是觉得既生气又痛心。好多人说孩子不好,但是所有孩子的问题,追根溯源会回到家长身上。如果在小的时候,家长就对孩子立好规矩,在孩子第一次犯错的似乎,就对他进行适当地惩罚,让他感到害怕,感到后悔,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才不敢犯同样的错误。犯错时要让孩子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才会畏,进而敬,这其实这是一种保护。如果一味的纵容,轻则撒泼打滚,重则甚至会犯罪,那个时候就来不及了。
二、从3岁左右开始立规矩,建立好孩子的规则感
李玫瑾老师提到了三岁这个时间点,不要小的时候放开了宠,等到青春期了开始立。
孩子6岁前,家长要学会说“不”。所有的孩子都会在小时候提出各种不合理的要求,比如总是要不停地买玩具,不好好吃饭等。但他们自己不知道这合不合理,他们只管提,而我们要会区分合理的,不合理的,帮助他们来改正。
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家长要学会说“不”,适当的进行拒绝,不能老以孩子还小为借口,轻易满足和纵容他。
3-6岁是孩子性格塑造的最重要阶段,所谓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根据这个阶段的特点来讲的。这个时期如果建立好规则和界限感等,让他们知道哪些事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做错事的后果是什么。长大以后会沟通顺畅。
三、父母不需要考试,却需要一生学习
父母尽量自己去养孩子,这样才能了解孩子,及时给予孩子反馈。抚养最辛苦的时候反而是积累资本的时候,前面付出了这个资本,他长大后才能顺从你,听从你。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当然是无限的安全感和对家长的信任感,平时要多拥抱孩子,多夸奖孩子。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词语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说的是: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同时,在教育心理学中,也有一个概念叫“翁格玛丽效应”,在被表扬的情况下,受表扬者会不断进步。
多夸奖孩子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催化剂,但跟尊重和严厉也并不冲突。
父母与孩子都沟通,家庭才能幸福美满。
父母虽然不需要考试,却需要一生去不断学习。

十岁的孩子自控能力很差,该怎么办呢?

与孩子相处是需要一定的平等身份的,十岁的孩子正处于性格发展定型的关键时期,对待事物会有一些自己的认识,需要让他学会面对和承担后果,实践的教育意义是远大于说教的。另外家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人的原生家庭是决定孩子未来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