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及特点
论述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及其对小学教育的启示。?
论述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及其对小学教育的启示。?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及其对小学教育的启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详细地论述了认知发展的实质以及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成四个部分,这在以素质教育为主流的教育环境下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发展理论要求教师在进行教育工作的时候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选择与学生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
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1)依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逐渐形成各种感官的协调活动
(2)低级的行为图式
(3)获得客体永恒性是这一阶段的标志(9-12个月)
(4)问题解决能力开始得到发展
(5)延迟模仿产生(大约一岁半)——对一段时间之前出现的他人行为进行模仿。
2.前运算阶段(2-7岁)
(1)表象性思维——由于符号功能的出现,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性图式在头脑中进行思维。
(2)具有泛灵论,他们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3)自我中心——三山实验
(4)自我中心言语的特点:重复、独白、集体的独白
(5)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只能正推,不能反推(不守恒)
(6)刻板性——对某一事物只有固定看法
(7)未获得守恒的概念——量杯实验(不守恒)
(8)集中化——只能从单一维度思考问题
(9)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联系(缺乏层级类概念、不能分类)。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1)守恒观念——这个阶段的标志就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同一性、补偿性、可逆性)
(2)逻辑思维,但是要以具体事物为依托。
(3)去自我中心
(4)去集中化——可以从多维度多方面思考问题
(5)只能刻板的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1)以命题的形式进行思维(抽象逻辑思维)AgtB,BgtC,能进行判断
(2)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直喻、隐喻
(3)思维具有灵活性(运用了钟摆实验和天平实验进行验证)。
(教育心理学)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观点是什么?
认知发展理论是本世纪最具影响的心理学理论,该理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是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jet)。皮亚杰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从研究儿童认知发展领域如语言、思想、逻辑、推理、概念形成、道德判断等,创立了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为核心的博大精深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一理论不仅对世界心理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而且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近年来,欧美诸国特别是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对皮亚杰的理论更加重视,纷纷把认知发展理论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其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心理学界。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卡根(J.kagan)所说,皮亚杰即使不是空前的,也应是本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认知发展理论者。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以智力发展理论为重点,涉及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阶段特点和智力的本质等,其中许多具体内容成为设计课程和选择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是主动的,儿童的行为是先天的遗传结构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正是在先天遗传结构或图式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同化、顺应和平衡而获得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不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促进智力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因素有四个:成熟、经验、社会互动、平衡作用。成熟以先天的胜利遗传因素为基础逐渐达到,它对认知发展的作用仅仅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智力是否得到发展,还要看后天的环境因素的作用。经验包括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
物理经验比较简单,是儿童操作外界环境中的各种事物而获得的,它只有经过同化,才能进入儿童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发展。数理逻辑经验是儿童经过内在活动所获得的概念,而非来自物体表面的知识,它超越了物理经验,是儿童进一步获得发展的基础。社会互动泛指文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主要指社会关系、教育和语言的运用。它使人类与其他动物有所差别。诸如诚实、公平等概念,只有经过社会互动才能掌握。平衡作用是一种内在的自我调节系统,负责协调成熟、经验和社会互动,它是个体与外界相互调适的状态,是矛盾与冲突的解决,是认知发展的必经历程。 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乃是认知结构不断组织与再组织的过程,这种过程是渐进的、阶段性的,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皮亚杰将儿童认知或智力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