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的产生原因和应对方法 人经历过怀疑人生,没有自信心,都是自卑,应该怎么办?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3322 阅读

自卑的产生原因和应对方法

人经历过怀疑人生,没有自信心,都是自卑,应该怎么办?

人经历过怀疑人生,没有自信心,都是自卑,应该怎么办?

人经历过怀疑人生,没有自信心,都是自卑,那就强化自我,放下自卑,振作起来,重新做人!

最近越来越自卑了怎么办?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特别是做人方面,傻傻的?

谢邀。人生最怕自卑的相绊,因为一个人成天生活在不自信之中,做事就有没有了动力,做人就没有了自尊。
越来越自卑,肯定是有原因的。是失恋,还是失业?是工作挫折,还是家庭矛盾?无论何种原因,我们都应该正确的面对,人一辈子不可能一帆风顺、风风光光。不过沟沟坎坎,哪来的一马平川;不经暴风骤雨,哪来的风调雨顺!
自卑来自于自己不优秀。要想自己变得越来越自信,必须从以下几点塑造自己:拼打事业努力工作;多读些好书给大脑充电;多走出去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多交几个有正能量的好朋友;多一些体育锻炼强壮自己的身体;与周围的人融洽好关系;背起行李到外边去看看……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日出日落每一天,快乐过一天,忧愁过一天,何不像向日葵一样,迎着太阳过好每一天。天天在心里暗示自己:明天会好的!这已经够好了!我是最好的!

自卑又自负,社交恐惧,觉得没人能理解自己,怎么走出自我?

在《自我》这本书里的自尊章节,提到了一种「不稳定的高自尊者」:他们只有在获得好成绩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有能力,如果成绩没达到自己目标,他们马上就开始怀疑自己。
这看起来和提问者说的「自卑又自负」是很一致的。——也就是说,世界上肯定有一群人跟你类似。
社交恐惧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只是不一定表现出来,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极其严重的社交恐惧,影响了生活造成了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那就可能是社交焦虑障碍(英语简称SAD)
基本上每个人肯定会有「觉得没人能理解自己」的时候——区别只是在于时间点不同而已。
基本上提问者的提问我都看明白了,虽然没有具体细节。
但不过有一点,我想不明白——「走出自我」是什么意思?
是指改变自我?
是指改变「自卑又自负」的情况?
是指改变「社交恐惧」的情况?
还是指在现有基础上发展、保留原样的情况下让自己进步,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这里我忍不住要诉苦一下——
我此时此刻很想理解你,但是你没有任何细节、没有任何具体描述,我怎么理解呢?就算我想象出了各种情况,我又怎么确定你是哪一种情况?——这是个不可能的任务啊!
当然,诉苦归诉苦,理解归理解——
也许对于提问者你来说,你并不习惯跟人详细沟通。
很有可能是你小时候并没有被别人耐心的对待。
因为实际上每个孩子,都需要被别人耐心的对待。孩子一开始讲话是不好理解的,大人们要耐心听着,慢慢孩子沟通,同时教会孩子更好的表达。
如果大人们没有耐心,孩子其实也就失去了「练习沟通」的机会!既然没有好好练习沟通的机会,自然沟通能力就不会好了。
这里要强调一点非常重要的知识——
人的绝大多数能力,都是可以锻炼提升的,只要有充分的事件和恰当方法
「自卑又自负」——自尊的稳定性不够高?可以提升!
「社交恐惧」——社交技巧不够好?可以提升!
「社交恐惧」——焦虑和恐惧情绪难以忍受?情绪调节能力可以提升!
「觉得没人理解自己」——人际关系不够好?可以改善!
你需要练习的第一件能力——具体而清晰的描述
比如「自卑又自负」具体表现是什么?
你在什么情况下自卑?
你在什么情况下自负?
是所有事情,还是只是特定的几件事情?
比如说,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吃饭。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吃饭不够快而自卑」又「感到自己细嚼慢咽是很好的而自负」?
事实上,你总会发现有些例外的事情。总会有些事情里面,你的自尊心是比较稳定的(稳定的高或者稳定的低)。
一个具体而清晰的描述,需要用四个方面去描述「客观上发生了什么」
when:什么时候发生的?
where:在哪里发生的?
who:和事情有关的人是谁?
what:发生了什么事情?不同的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然后用情绪、想法、表情、身体感觉四个方面,去描述「主观上,我体验到了什么」
情绪:事情发生前情绪如何,事情发生时情绪如何,事情发生后情绪如何?现在回顾这些事情,情绪如何?
想法:事情发生前我在想什么,事情发生的时候我想到什么,事情发生后我想到什么?现在我又想到什么?
表情:事情发生前我表情怎么样,事情发生时我表情怎么样,事情发生后我表情怎么样?现在我表情怎么样?
身体感觉:事情发生前我有什么身体感觉,事情发生时我有什么身体感觉,事情发生后我有什么身体感觉?现在我身体感觉怎么样?
当你可以把这些内容都清晰的描述出来后,你心里会觉得舒服些,而且别人也容易理解。
这种清晰具体的描述,是随后要进行的一些改变的基础。
第二件你要练习的技能:对程度进行细分
很多人都有一种思维习惯:非黑即白、两面极端化——只能想到两种可能性,仿佛没有中间状态。
比如
「自卑」和「自负」
「社交恐惧」和「外向开朗」
「漂亮」和「丑」
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事情、很多东西都有程度的不同。
就好比,从0-10之间至少有123456789。如果你进一步细分,还可以分出无数小数点。
当人们用一个非黑即白、两极的思维习惯去判断自己和他人的时候,就会陷入一种很不稳定的情绪里面。——要么过度赞扬、要么过度贬低。
除了「自卑和自负」,还有「不卑不亢」
除了「漂亮和丑」,还有「不漂亮也不丑」
所以我们要练习:用一个程度去描述一件事情或东西。
比如说:
「我现在觉得有3分的自负(最自负就打10分)」
或者
「我现在觉得有1分的自卑(最自卑就打10分)」
这种练习会锻炼出一种不同于非黑即白、两极化的思维方式: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走极端、耐心地评估现实。
第三件你要练习的技能:允许多种想法同时出现
很多人会对上一件事情有误会:
「我练习对程度进行细分,那么就是说非黑即白、两极化的思维是错的,我必须彻底消除非黑即白、两极化的思维。如果我再次出现非黑即白的想法,那就证明我失败了、我错了。」
实际上,我们要做的是允许各种不同想法的存在和出现。然后有耐心的去选择对自己比较有帮助的想法。
「我的生活只有好和不好,两种可能」——这种想法,会让人情绪在来两个极端摇摆。特别开心和特别不开心。
「我的生活有很多的不同状态,不是绝对的好或者不好」——这种想法则会让人心态更平稳一些。
在我们练习新的思维习惯的时候(上面说的第二件事),旧的思维习惯肯定会出现(否则就不叫做习惯了)。
关键是不是完全消灭旧习惯(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是给新习惯腾出一点空间。当你脑子里出现「非黑即白」和「程度细分」的时候,你可以有意识的选择「程度细分」。
允许多种想法的同时出现和存在,也意味着一种更灵活的态度。
比如说「发脾气一定是不好的」这是一个想法。另一些想法是「发脾气得看情况」「发脾气也有好处」。
我们有时候会用一些很单一、少数的标准去衡量人。这很容易导致极端的自卑(夸奖)或自负(贬低)。
比如说「成绩好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不重要」——这可能是很多家长、老师传递的态度。那一个人就很容易因为「成绩不好」而自卑。哪怕他有其他优点,比如「乐于助人」「有运动技能」「勇敢」……等等。
第四件你需要做的事情:有一个整体、循环因果的思维;做出最小可持续的的改变
我们要看到有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
恶性循环就类似于:
因为社交技能不好,就社交恐惧
因为社交恐惧,所以回避社交进一步导致社交技能不好……
或者
一个人很自卑,所以难得有一件事情可以肯定自己,就突然变得很自负
一个人过于自负,就容易犯错、或者失望,然后打击很大又变回自卑……
也就是说,哪怕事情一开始有一个原因,但是事情之所以会「持续下去」,实际上很难说是哪一个环节在起作用,
换句话说,我们在任何一个环节的任何小的改变,其实都是能够打破循环的。——这就是四两拨千斤了。
所以,我们可以做出一个最小的,可持续的改变。
比如说,你可以每天给自己的自卑和自负程度打个分。
0分代表极其自卑,10分代表极其自负。
这个很简单,你每天晚上睡觉前写一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