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竹竿做翘翘板 古代人是如何加工食用小麦、玉米、小米这些粮食的?

[更新]
·
·
分类:林业园林
4029 阅读

怎么用竹竿做翘翘板

古代人是如何加工食用小麦、玉米、小米这些粮食的?

古代人是如何加工食用小麦、玉米、小米这些粮食的?

在机械加工谷物之前,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一个物件叫“碓”来解决谷物加工这个难题。这个回答,涉及语言整理,我就偷懒了。百度个结果给你,希望能解决你的疑惑。
舂米,谈不上什么工艺,过程也并不复杂,但绝对是个力气活。一口臼,用一块大整石慢慢凿成。它形同一只巨大的酒盅,臼口的直径不小于 70 ~ 80 公分。一只大的石臼,一般要四个人才能抬得动它。臼内凿有锣纹,臼的身子须埋在地下,臼口露出地面,四周用破陶瓷缸片贴平,以便于清扫。在臼的上面,架着用一棵大树段做成的“碓身”,“碓”的头部下面有杆杵,杵的嘴子上按了铁牙。“碓”肚的中部,两边有支撑翘动的横杆,就像玩杂技的“翘翘板”中间支撑那玩意儿,“碓”尾部的地下挖一个深坑,当把重心移到“碓”尾并将其向坑里踩压下去,“碓”头即抬了起来,然后舂下去,抬起来,再舂下去,就这样机械地重复,便是舂米。碓臼上面横着一根木杆或竹杆,供舂米的人扶手。熟悉的老手,有时会连续不断跑跳着舂了起来;有的还在“碓”头上绑块石头加重,舂起来更有力。这样的舂法,用了巧力,加快了速度,也可能有利于提高加工质量,《太平御览》就曾有记载:“后世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太平御览》卷七六二引桓谭《新论》)但一臼米舂下来,人早已经汗流浃背。所以,舂米是男人们的活,而且一定是很有气力的强汉子才能够胜任。
后来,为了省力,人们发明了“水碓”,就是在河边建造上述这样一个工具,利用水流的力代替人工。记忆中的上世纪七十年代,还能看到这样的物件。

舂米是甚么意思?

舂米是以前米从稻谷中分解开来的一种方法叫舂米,以前没机器,没电,都靠手工,用石头舂,或者用牛,马拉石头形成的转盘,拉转盘转动带动石头上下磨擦,让米从稻谷中脱壳出来叫舂米,小时候家里穷,没多少米舂,经常舂些其五谷杂粮的充饥,现在生活好了,有电有机器了,现在出售的都是已经靠机器脱完壳的精米了